近日,一些大学毕业生,由于所学专业的社会需求量不大或自身技能状况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使得他们在短时期内难以就业。
“最现实的办法是‘回炉再造’———也就是说转换专业。其实,转换专业的意义就在于,让学生重新认识市场,学习实用技能,找回市场,实现有效就业。”
专家说,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是连年高校扩招,一些专业设置与市场不匹配,呈饱和状态;另一方面是教育手段问题,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差,不实用,用人单位往往用不上。
大学生的就业难点,涉及文科专业的较多,像历史、法律、哲学等。无疑,转换专业、“另起炉灶”还赶趟,毕竟大学生的底子还很厚实。
沈阳某大学的一位毕业生,离校后找工作一直很难,去年8月开始转换专业,学习软件开发(JAVA),小伙子学习刻苦,成绩先进。今年2月,结业后就在大连的一家公司找到了工作,担任软件开发工程师。小伙子高兴地说:“真是专业一转天地宽啊。”
“回炉再造”关键是让大学生掌握技能,技师学院的培训很有新意,“双师”教学是特点。学院老师讲理论,企业工程师抓专业实践,培训完全从实战出发,理论、实践的课程比是3∶7,如此强化技能培训让大学生成了“能工巧匠”。民营企业成就业主渠道
“失业将成为一种常态,关键是大学生要正确定位自己,转变就业观念。”专家说。“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将成为今后大学生的就业主渠道。千万不要小视这些企业,它们内在的潜力和爆发力超出人们的想象,是新的经济增长点。”
时下,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在悄然转变,在许多人看来,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企业和单位,民营、国企无所谓,公务员并不一定是先进。建议政府建公共培训服务平台。
业内人士认为,就省内培训而言,培训时间和专业转换的设置应更加灵活,方便大学生。同时要拓展培训的专业设置,让那些有市场的专业进入培训范畴。其实,像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这些市场急需的专业,都应当上,最终目的是让大学生“学有所长”,实现充分就业。
Copyright © 约聘网 陕ICP备20011932号-6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慧忠里洛克时代B栋15A07室 EMAIL:1831288186@qq.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