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 新华网合肥11月20日专电(记者陈诺、易凌)安徽省东至县华龙洞古人类遗址发掘现场20日传来重大发现,今年以来陆续发现的包括保存有眼眶和部分面部的头骨在内的多个碎片属于直立人。专家称,此次发现可能代表着发现安徽地区最古老的人类——东至人。 这一头盖骨出土于今年10
新华网合肥11月20日专电(记者陈诺、易凌)安徽省东至县华龙洞古人类遗址发掘现场20日传来重大发现,今年以来陆续发现的包括保存有眼眶和部分面部的头骨在内的多个碎片属于直立人。专家称,此次发现可能代表着发现安徽地区最古老的人类——东至人。 这一头盖骨出土于今年10月11日。记者看到,头盖骨目前尚包裹在胶结中,已经暴露出来的部分包括几乎完整的眼眶部分、大部分颧骨和部分面骨。专家介绍,尚未清理的胶结内部有可能还有头骨其余部分,根据对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形态的初步观察并结合对动物群组成的分析,确定属于直立人。 据统计,从2006年初步挖掘以来,迄今已经在华龙洞发现了20余件古人类化石,除完整头骨外,还挖掘出1件保存有眼眶上缘(眉脊部分)的头骨残片、3件下颌骨残段(附带4枚牙齿)、1件上颌骨残段(附带1枚牙齿)、3枚单个牙齿、若干头骨碎片等化石。 此前中国已在北京周口店、陕西蓝田、安徽和县、江苏南京等多地发现过直立人化石。此次华龙洞遗址距离发现更新世中期人类化石的和县、巢县和南京汤山等都很近,与和县直立人遗址直线距离仅为200余公里。 发掘过程中,科学家还发现并采集了包括鸟类、龟类、哺乳动物在内的30余种脊椎动物化石,约6000余件。目前已确定的灭绝种类有剑齿象、巨貘、巴氏大熊猫、谷氏大额牛、肿骨鹿等。 尽管实验室年代测定工作还在进行中,专家根据对出土的动物化石种类的初步鉴定,认为华龙洞古人类的生存时代在更新世中期,与安徽和县直立人时代接近或更早。 “在一处地点发现数量如此丰富的古人类化石,这在古人类研究历史上还不多见”,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院刘武称,该遗址是继和县猿人化石发现35年之后,在安徽省境内发现的同时出土有人类化石和石器的古人类遗址,显示安徽省是中国直立人分布和演化的重要区域之一,“对于研究中国以及整个东亚地区人类演化具有很重要的科学价值”。
Copyright © 约聘网 陕ICP备20011932号-6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慧忠里洛克时代B栋15A07室 EMAIL:1831288186@qq.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