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们年初忙着做方案,年终忙着做考核,一年下来时间挺紧,工作挺累,但值得一提的东西不多,效果并不是很好,与我们的期望有着不小的差距。年终总结的时候,发现企业绩效管理的水平依然不高,管理者怨言依然很多,员工行为依然故我,大家所共同关心的还是薪水的高低,薪资的调整还要照办一贯做法,绩效考核还是不能与薪酬有效挂钩。
原因分析
一、认识不深入,理解不够透彻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企业管理者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不够深入,理解不够透彻,用一贯的思维看待绩效管理,使得企业的绩效管理在起始阶段就出现了错误,依然把绩效管理限制在业绩考评的范围,不能前瞻性地战略对待绩效管理,最终导致管理者故步自封,回到起点。
二、误解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的关系
管理者们谈绩效言必称考核,却很少有人谈绩效管理,能战略性地提出企业实施绩效管理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当然这也许是我们的管理者比较务实的想法,希望绩效考核能够解决恼人的薪酬分配问题、晋升问题等比较实际的管理问题。
务实是正确的,但是过于务实往往限制了管理者们的思路,目光容易短浅,导致故步自封。
三、职责划分不清
另外在许多的企业里,绩效管理的任务全部划归人力资源部,他们几乎包办了除填写年终绩效考核表之外的所有工作,包括考评沟通。在这样的企业里,其他的管理者根本不去关心绩效管理,在他们的观念中,绩效管理完全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自己所必须做的工作,就是完成人力资源部“派发”的填表任务,其他与己无关。
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源部也不得不因工作任务繁重,疲于应付,最后草草收场,考核表格收齐封存完事。他们再也没有精力去分析、比对,绩效管理在这里成了“认认真真”走形式。这样的形式主义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员工的积极性,不但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反而给企业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Copyright © 约聘网 陕ICP备20011932号-6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慧忠里洛克时代B栋15A07室 EMAIL:1831288186@qq.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