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工资标准十年不动是不正常的。但就是这般姗姗来迟的工资调整,也被纳入了“逢涨必骂”的先验性判断;而在舆论的另一头,则是身处改革观望中的公务员群体,为“多收了三五斗”而纷纷吐槽。舆论分化的背后,始终缺乏理性的讨论空间,也屏蔽了此次调整工资标准的真正要义。
将公务员工资改革等同于涨工资,这是舆论长久以来的经验判断。月人均实际增加300元左右的增资幅度,既背负上了“涨薪”的骂名,又招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调侃,表面上看有些得不偿失。虽然人社部一再解释此次不是简单地增加工资,可很多人依然忽略了此次调整的改革意义。与以往不同,此次调整至少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向基层倾斜,避免领导干部成为涨薪的大赢家;二是结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同步推进。也就是说,此次看似小幅度的调整,实际上蕴含着对工资结构和制度完善的关注。
此次调整工资的立足点就在于优化结构而非涨工资,目标是系统性的制度改革。众所周知,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资待遇之所以出现严重畸形,主要问题就在工资结构上,各类津贴、补贴造成业内之间都存在天壤之别,严重损害了工资制度的公平性。所以,改革需要在相对统一并提高基本工资标准的基础上,清理各种游离于制度外的津贴补贴,将公务员的收入由制度外转为制度内。而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在形成科学合理的操作性标准和规范性结构的基础上,迈向规范化、法治化、公平化轨道。
Copyright © 约聘网 陕ICP备20011932号-6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慧忠里洛克时代B栋15A07室 EMAIL:1831288186@qq.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