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有关于平均工资的统计数据晒出,不管出自官方还是出自第三方机构,均会招致公众的一致吐槽。这是为什么呢?
日前,惠州市统计局发布:2014年,惠州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53576元(月平均工资4465元),名义增长13.7%。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4%。数据显示,在珠三角,惠州去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跑赢了中山、东莞等城市。
统计数据与个人感受存在偏差,这几乎是必然的。因为,任何平均值的统计,都只是数据意义上的削峰填谷,而不能如实反映华丽数据背后的畸形差异。最终,对待4465元的月均工资数据,以及跑赢中山、东莞的荣耀感,无非就变成了一句俗语的注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尽管如公众所质疑的,平均工资不可能准确反映个体的真实收入状况,但之于现实,它仍不失为一面值得观照的镜子。它能映照出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处境和差距,进而反思这一差距形成的原因,兴许还能为我们的收入分配改革找到某些解药。比如,在惠州的官方统计中,金融业的年均工资高达10万元,是年均工资最低的农、林、牧、渔业的3倍多,这一巨大的收入差距难道具有天然的合理性吗?
如我此前所指出的,统计局发布的平均工资结果,是当下最有威力的数据。它的力道表现在,这一数据具有行政强制意义,是政府制定税收、保险以及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不管你的实际工资是否达到“平均工资”,都将按照“平均工资”所制定的一系列税收政策进行缴税。这对于那些未纳入统计样本、实际收入远低于“平均工资”的劳动者来说,显然已经构成了政策不公。
事实上,官方和民间早已意识到此种政治统计学所存在的弊端及缺陷:由于工资分布是典型的偏态分布,即少数人工资水平较高,多数人工资水平较低,所以会出现多数人的工资水平低于平均工资的诡异现象。专家早已晒出,在收入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平均工资并不能反映这种差距及其背后的问题,反而会遮蔽社会阶层间不断加剧的贫富差距,有鉴于此,工资水平中位数可能比平均工资更能代表均值。
Copyright © 约聘网 陕ICP备20011932号-6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慧忠里洛克时代B栋15A07室 EMAIL:1831288186@qq.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