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400-606-555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职位分析

创意总监们的技巧与心得

来源:约聘网 时间:2015-05-20 作者:约聘网 浏览量:

上海同盟广告位于南京西路城市航站楼7F,在业内一直比较低调,其实它与上海奥美一样由都是由上广与WPP集团共同合资的。最初成立的人员都是从奥 美出来的,杨舸笑着说关于同盟广告“同盟”两个字的由来,当初他们一大批最早从奥美出来的人,后来大家分开到各个其他公司,有做客户经理,创意总监,创意 组长。好像一家人分散到各地,大家都怀念以前的在奥美的日子,正好有人愿意投资出钱,所以就成立了“同盟元年”广告公司,后来这个名字因为一些原因而改成 现在的同盟,现有员工27人,创意部2个组,11人,
GM/GAD:郁海敏ECD:杨舸 CD:陈小元 CD:韩从越(以前杨在奥美的搭档)
主要客户:先声药业、上海家化、猎豹汽车、UT斯达康、太太乐鸡精、长沙猎豹汽车、杭州奥普浴霸
明年2月份,同盟广告会举行一次正式开业的庆典,我们也祝同盟会越来越好。

ONICEK:我看到同盟的员工平均在广告界的从业年限近6年,如果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新人是不是很难有机会加入你的部门呢?
杨:这也不一定,如果他够棒我当然要了。我心目中的有培养前途的创意新人是这样的。
有过挫折坎坷的经历,如果一个人受到过许多挫折还是能够爬起来就很厉害;
生活丰富多彩,热意尝试新鲜事物,只有喜欢玩才能把广告玩好;
对事物观察敏锐,好的创意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用眼睛找出来的;
最后就是做广告要有持续的激情,许多广告新人就是缺了这一点,其实他们有时候已经离成功已经很近,只是没有坚持下来,所以这点最重要。

我认为自己创意提高的原因是属于无心插柳型的

“提高创意”这个概念是很模糊的,有时候你可能半年都没有提高,但有时候你一个月就可能感觉很好,说不出这是为什么。在奥美,我们经常组成比稿小组,去 比新客户,这个挑战是蛮大的。因为是要为公司创造新客户,公司的老总、创意总监、海外的人员都会加入,这对于自己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你操练这种大规模的 比稿机会越多,提高就会越快。
有时候创意是被逼出来的。创意部有一个特点,通常是留给你一个礼拜,你是最后一、两天做好,留给你一个月也是最后一、两天做。你不能进入这个状态的时 候,松松跨跨,真是想不出什么东西。刚进奥美的那个时候还真有点对不起老板,公司是不允许干私活的,但我为了养家糊口,常接一点私活来干。因为既干私活, 又忙工作,所以很紧张,压力很大。但我觉得恰恰接了一些私活后,提高了不少,致使我每接到一个案子后,可以很快的脑子就开始转,马上做出判断。当然我不是 建议广告公司的新员工去做私活。个人有个人的思想方法,我觉得自己当时是无心插柳。后来就干的不多了,因为精力不够,有时候创意出的太快也会让人担心,一 个担心会不会是按套路去做,另一个担心刚刚想出来的东西考虑不周全,往后再创意出来的东西我都会推敲一下,慢慢改也是可以改出好东西的。我觉得以上经历对 我的提高是有很大影响。

在外资公司做,本土员工并不会遭遇不公平待遇

从我在奥美的经历来讲,我觉得还好,并没有遭遇 什么不公平的待遇。有时候一些外来的员工会对本地的低层员工态度不好,但对在奥美做了3、4年的成熟本地员工或像我们这些本地成长起来的总监都是相当尊重 的。不尊重的话,我们也会翻脸。反过来对一些外面来的,我们叫做“空降部队”的海外员工,由于他们对本地的不熟悉,我们反而会对他们有些瞧不起。不过从另 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对新员工都会有他可能差一点的想法,但不一定要讲出来伤害别人,奥美在这点上做的还是不错的。虽然也有个别现象,但最后的结果是向本地 员工公开道歉。对于我来说反而是客户的歧视比较多,特别是我人长得比较小样一点,客户说:“你怎么像小孩子一样,你是不是没有那个功力承担我们的工作?” 这种态度常常从眼光中我就可以看出。这时候我心里实在是很不舒服,但我不会去和他生气,我会让我的实力说话。可能最初有人对我有看法,但通过我的努力,到 现在为止做了八年的广告,很多事情都是可以改变的,我自己有这个信心。

本土公司与国际公司相比就少了一个光环

我觉得 本土广告公司与国际4A广告公司的差距就少一个光环,本土公司如果有像奥美这样一个名字,也可以做的很好。国际公司有现在这样的辉煌都是靠历史的累积,这 里有创始人的影响力,也有后面跟进者的经营策略,还有他们花费几十年孕育的企业文化的魅力。本土公司在这方面的缺乏就使得本土公司不太容易招到出色的人 才,而靠一些工资待遇留住人才对于许多本土公司的经济来讲是有些困难的,因为他们自己还要生存。当然,我也看到很多本土公司有很好的人才,但他们或是缺少 文化的积累,或是创始人的魅力不够,有多种多样的原因在里面,导致他们的发展成问题,目前还停留在生存状态线上。也许当他们可以生存以后,他们的发展也是 无可限量的,规模的扩大,文化的积累,在社会上具有影响力等等。在这里,我要说一下公司的宣传问题。有些本地公司可能跟老板的观念有关,比较清高,不要做 什么宣传。也有的公司忙于赚钱,而无暇顾及宣传。但我要说,作为一个公司要生存,宣传还是必要的,有助于树立公司的形象。但有些公司还会走向另外一端,拼 命地去宣传自己,但又拿不出什么东西,大家会觉得你只是一个空架子、假把式,这样更糟。虽然本土广告公司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在我来看,活着就有希 望。

我想提醒本土广告公司注意心态

我觉得现在有一种倾向不太好,不少本土广告公司和国际公司比稿,觉得国际公司也不 怎么样,也有比稿输的时候,就开始自大,觉得自己很好,开始在媒介上攻击国际公司,这是很不正常的。为什么?你真的已经学得这么好了吗?偶尔赢一场、两场 比稿并不能说明什么,就算连赢了几场也不能说明什么。因为可能是你真的现在很熟悉一些客户,很了解他们,甚至可能有一些谈判桌底下的筹码在起作用,这没有 什么可值得骄傲的。你真的有没有了解到国际公司里面经营的东西?就像我觉得在奥美里面真的是学的蛮够了,我就自己出去开公司,开公司后才觉得经营不是一件 简单的事情,就再回到广州奥美。我觉得很多人很容易犯这种毛病,学了一点就觉得可以打遍天下了,其实不然。所以我希望本土公司一定要向国际公司学习一些内 在的东西,不要太狂妄,不要瞧不起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否则到时候会输得很惨。

我看中的本土广告公司

我对国营广告公司没信心,依靠国家政策最糟糕。就像小孩子走路,你去扶他,他每次都要你扶,你不扶,他才会独立。我已经看过了太多的国营企业在国家的扶持下慢慢倒下去,国家的扶持可能是对他们最大的伤害。
我对那些私营的广告公司最有信心,比如上海互通广告公司,他们是三个人合作开的,发展了几年,在北京、上海、广州都有了分公司。现在公司规模不断扩大 了,而他们却想到去请一家顾问公司为他们的管理把把脉,看一看发展。因为一般来说自己开公司就是喜欢感受自由,一个私人公司肯花不少钱为自己进行一种约 束,这是很厉害的,这个公司将来一定会很烂灿。


为中国创意五十人之一的金大鹏,现在的身份是他自已创办的亿智堂广告公司总经理兼创意总监,今天我们就听他聊聊从创意到经营的体会。
金大鹏很和气、没有一丝老总的架势。我问到他做创意成功的秘决时,他却很谦虚的说,他的成功只是因为他涉足这个行业比较早,当时这个行业只是个未开耕的处 女地,不像现在公司云集,竟争那么厉害。不过对于一个新人来讲,找一个好老师非常重要。在他89年进入电扬时,有一个很厉害的老外带了他两年,通过这段时 间他发现中国的广告与国外的差距并不是人的问题,而是我们看问题思考的方式与观念与老外的不同。所以,当时国外很多广告奖项每年中国都有很多作品参加,但 都颗粒无收的原因。我们只要能用他们所认同方式去表现,一样可以做出很好的东西。在之后1991年与1992年,金大鹏的“大众汽车”广告获美国杂志创意 奖、美国纽约广告节银质奖,就是这样的道理。金大鹏是美术出身,广告公司的(art base),他觉的做设计的人必须“眼高手低”,你看的必须要比做的更高,即在你做设计时,你想到的一个程度一定要自己定的很高,当执行时就算差一点也没 有关系,你会慢慢的进步。反之,你肯这做不出好稿子。
当谈到经营时他说,让做创意的人去经营是很痛苦的。因为经营与创意是两条完全不对的路,就自己本身来说,不像有些老总,擅于应酬、攻于心计。他对一切虚伪 的东西比较反感。他最不喜欢做的事就是陪客户聊天、吃饭、因为自己不喜欢,但为了经营没有办法,平时还逼迫自己看一些经营方面的书。由于公司是自己的,还 在发展阶段,自己不仅是总经理负责谈客户,而且创意部出去的每一张稿子也必须由他过目,每天离开公司都是晚上十点以后,他也笑言等时机成熟时,会找一个人 来管理这些琐杂的事情,自己潜心去做创意。在走之后、他送了我一句话,我也在此送给大家,“做广告一定要真实!”这就是金大鹏。

1955 年2月12日,出生于上海 1980年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 1980年 进入上海市轻工业局包装装潢公司、从事包装设计 1989年 进入上海电扬广告公司、任总监 1993年 创立动能广告公司,任创意总监 1991年 “大众汽车”广告获美国杂志创意奖 1992年 “大众汽车”广告获美国纽约广告节银质奖 1993年 中央电视台一套“12演播室”人物专访 1996年 “世纪卡”系列报纸广告获全国先进广告、“广州日报奖”银质奖 1999年 “邓白氏”系列广告获99全国先进广告奖、“广州日报奖”铜奖。

亿智堂广告现有员工三十多人,现主要做福临门粮油食品、伊莉莎伯雅顿化妆品、社邦等客户。
并有两个咨询制作的子公司、还与电通进行合作,一本日本有名的城市杂志设计制作也在此
李少慧
在我见到RUTH时(李少慧的英文名),真的很不相信,这个年轻漂亮的小姐,竟然是上海李奥的ECD,真的让我还出了会丑。RUTH是香港人,入行已有十 几年。先后在香港、美国等地工作、生活。去年从香港李奥调至上海、问到她对这个城市的感受时,她用典形的上海话回答我:“灵啊灵啊灵啊灵啊!”,让我这个 上海人在刹那间“戆塔!”
上海李奥贝纳一直很低调,虽然公司不算很大,但经营一直不错,它们的客户有P&G、可口可乐醒目、麦当劳等等。前些天上海申博成功,申博的宣传片 也是他们拍摄完成的。RUTH说,“这个上海申博宣传片的单子是从五家公司中比稿抢下来的。不过我们一分钱也没有赚,因为这是一种荣誉感。”这与她前后的 谈话中可以感觉到、RUTH反复强调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这点让我很钦佩,不像有些公司的“假洋鬼子”,在外面混了几年就动不动就指着别人说:“你们这些 LOCAL….”
RTUH是COPY BASE,在她眼中的文案与设计。不能光只做好文案与设计,他们都应该是一个创意人员,必须有IDEA,所以在她所执掌的创意部是极其崇尚创意、坚持创意 的地方,在上海李奥上班你可以打游戏机、想创意没头绪时可以去出去看场电影、喝杯咖啡等等,宽松的环境与人性化的管理下,创意人员可以得到最大满足,同时 也会做出更多好的作品。最让RUTH得意的是,创意部在她的执掌下,现在上海李奥贝纳创意部一共只有14人,但他们所完成的业务量已经超过先前23人的创 意部门,着实高效的很,看来广告人是吃软不吃硬、你越是管的严就越不出活,大家在这点上可以好好的学学RUTH。
对与入行新人的看法,她认为。一定要“灵活!”具体怎么个灵活法,你们就在这问她吧


(黄国雄)是ART BASE的CD,入行十几年来所奖项不计其数。D&AD、One show、Clio、New York Art Directors Club、等等。从85年入行做完稿开始,89年去了香港,4年后又跑到台湾,在台北李奥贝纳任职,94年又回到香港百帝任Head of art,97年正式加入香港李奥贝纳任ACD,2000年跑到北京DARCY任执行总监。今天,你在上海TBWA却能看到他的身影。Eddie说:“广告 是我最衷爱的事业,为了它你必须舍弃很多东西。虽然我是执行总监,旁人看来我执掌整个创意部,许多事情只要自己说一声就可以了,不必自己那么辛苦亲自操 刀,但是相对管理来讲我更喜欢自己亲自去做。”Eddie对稿子要求很高,“同样一个IDEA,你可能在你脑海中五分钟就已经全部构思完成了,很多的人会 马上执行、交稿。为什么呢?这样可以完成工作,准时下班,晚上还有活动。这样的人是做不好广告的,他们没有把广告当成真正自己一个喜欢的事业来做。当时, 你完全可以等一下,想想再想想、你可以花几倍的时间来完善IDEA,然后再执行。这样出来的稿子肯定质量会更高。广告人加班是加常便饭,我个人觉的晚上6 点后是我创作的黄金时期。”Eddie Wong笑道:“当然人各有志,也许有些人选择这个行业只是为了生计或者是些其他的原因,所以当你趟入这个行业的时候,你一定要先想清楚,你做广告是为什 么,这个很重要。”
黄国雄多次在获过国际广告大奖,被评为中国创意五十人之一
D&AD、One show、Clio、New York Art Directors Club、New York Festivals、London Festivals、Mobius、Australian AWARD、MEDIA Asian Advertising、Times Asia Pacific、Bangkok AdFest、Singapore CCA、HongKong 4As、Cannes

Eddie Wong在2002年10月初来上海执撑TBWA上海分公司的创意部,在此之前上海TBWA经营状况并不理想。此次,Eddie Wong与新来的MD准备重振上海TBWA,目前公司主要服务的客户有纽迪希亚、荷兰乳牛、亲亲宝贝、马爹利、芝华士、阿迪达斯、哈根达斯。他们下一部的 目标是要通过比稿为公司多拿一些本土客户、目前创意部分3个组,共20人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分享到: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 约聘网 陕ICP备20011932号-6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慧忠里洛克时代B栋15A07室 EMAIL:1831288186@qq.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