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名校学子的求职故事
不抛弃 不放弃
没有光鲜的学院背景,缺少显赫的求学经历,他们——普通高校的本科毕业生,注定在求职的路上走得更加辛苦。尽管他们因此焦灼、无奈,但并不代表他们恐惧。他们说,在这场求职之战中,每个人都将拿出“许三多”的精神——“不抛弃、不放弃!”
为求职而战
2009年万物复苏的季节,天津商业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丁澄的求职生涯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她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外企的行政人员。
招聘气氛弥漫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消息栏贴满了宣讲会信息,校道上着正装的学生逐渐多了起来,应届毕业生见面只剩下一个话题:“找得怎样了?”连像刘嘉玲怀孕、阿娇复出、倪震和周慧敏那样的八卦新闻也少有人提起。
丁澄参加的先进场招聘是开发区一家机电公司,那天刚好赶上冷空气突袭,风雨交加,正如太平洋彼岸的美国金融界,许多投资业巨头轰然倒塌,全球经济比天气更加让人心灰意冷。
22岁的丁澄自然也感受到了金融危机的逼近。
她的老家在山东枣庄,父母和哥嫂都在当地的农产品公司工作,产品主供出口,2008年开始父母相继待岗回家,“很受冲击,订单下降不少,只能暂时回家了。”大环境如此,找工作自然越发不易。
丁澄提早半个小时来到招聘会现场,视线所及人山人海,连过道、门口都站满了人。他们的面孔可以在许多新闻图片中看到:焦灼、无奈、期盼。
2009年高校毕业生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工作任务十分艰巨。”12月初,教育部部长周济如是说。
机电公司的招考官神情肃穆,让丁澄和其他所有求职人员按照求职岗位分门别类排开,迅速开始提问筛人。面试后已是午饭时间,丁澄饿着肚子坐在一家小书屋的书桌上,看窗外小雨淅沥,一直等到下午三点,她都没有接到复试的消息,随即觉得无望。
第二天,女孩子开始购置应聘“战袍”:在滨江商厦花160元买了条黑西裤,配上春节前买的一件淡粉色小西装,又花230元买了双高跟鞋,“我觉得没能接到复试通知除了我是普通高校的学生外,也和我不善着装有关系。”
此时此刻,丁澄应聘的另外一家招聘单位,天津宝华贸易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李辉发现,6场高校宣讲会中,到场的学生几乎都着正装,一副职业白领装备。他记得2007年的时候,公司开出年薪8万元招聘研究生10名,结果只招到5名。2008年同样年薪,准备招收15名,结果收到800多份简历,仅南开大学就有200多份,“我们公司规模不大,在业界也仅仅属于中游水平,以往都很少在重点高校搞宣讲,基本都是朝普通高校下手的。”谈到这个细节,李辉忍不住笑了——公司临时决定,把名额从15名增加到25名——这一举动某种程度上也为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留下了无奈的注脚。
毕业生们也开始务实了。
丁澄的同班同学李优报了两个应聘公司,面试刚好“撞车”:一家是非常品牌的通讯公司,另一家是一个市级幼儿园,尽管她学习成绩在全年级名列前三,英语过了专八,还是学生会的副主席,但李优前思后想后还是选择了后者。除了不喜欢流水线般的工作外,她还觉得那家通讯公司业绩可能会受金融危机影响,“另外,我再先进也是普通高校的学生,那家公司的‘海归’都一把一把的,估计我去了也不会怎么受待见。”
对自己喊“加油!”
丁澄终于获得了一个复试机会,复试成功可以参与公司一个月的见习,这是北辰开发区的一家合资企业,“行就留下,不行就走人,只有一天20元的见习补助。”
复试简直就是又一场应聘的比拼,“我看比超女还残酷,20进1,很多重点高校的,还有研究生,我没有任何优势。”丁澄有点郁郁寡欢。
晚上8点多,女孩子一个人走在人头攒动的街头,却显孤单:“心里很没底,学校不出色、学历不出色、专业不出色,模样也不出色,我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
其实,类似丁澄这般焦虑的情绪堆积在很多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心头。
和丁澄在一次面试中相识的肖杉杉连续几天做噩梦,梦到自己迷路了,怎么都找不到出口。即将从城建学院毕业的她神经质一般整天守着电脑,找招聘信息,查看邮箱有没有笔试、面试通知,“我的一些高中同学,考上了重点高校的,情况要比我好很多,找理想工作不易,可想上班还是不难的,我就不一样,我没有挑挑拣拣的份儿,只能广撒网,珍惜每一个面试的机会。”
三天后的晚上十点,正准备睡觉的丁澄,接到了北辰区那家企业的见习通知。
那夜,她失眠了,翻来覆去睡不着,迷迷糊糊之中,一遍遍翻看着自己所能找来的一切关于这家企业和自己所应聘职位的材料,反反复复地想着即将开始的见习,“我莫名其妙地害怕,心跳加快。”这种场景她记得只有高考前夕发生过。
转天6点刚过,宿舍同学还在睡觉,丁澄就起床了,早餐也不吃,出门开始自己人生的先进天“职业生涯”。
但丁澄依然焦灼不安,她不停给一个已经工作的师姐打电话,问“如果我太紧张怎么办?”“万一出现失误怎么办?”师姐安慰她:“没关系,深呼吸就好了,跟自己说‘加油’,有失误也不怕,新人没有不失误的,及时改正,勇于说sorry就好了。”
午餐依然吃不下,按照师姐的嘱托,一遍遍对自己说着“加油”!
与此同时,肖杉杉接到了爸爸从河北老家打来的电话,鼓励她如果工作还没有眉目,就报名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说西部受金融危机冲击不会很大。尽管杉杉对西部并不感兴趣,但还是认真考虑了爸爸的建议——她清晰地感到今年就业岗位的奇缺,一线名校毕业生都缺岗位,何况自己这样普通高校的呢,“大家都在比着‘自降身价’。”
这也让宝华贸易公司的李辉感到吃惊,公司明明已讲好年薪8万元,但有些毕业生依然在填表时,在薪酬期望中写上“3000元/月”抑或更低。他好奇地询问,学生们说:“我们刚毕业,创造不了这么多价值。”
丁澄基本不考虑薪酬问题了,她只希望赶紧找到一份工作,好在天津站住脚。
让我拥有一份工作
李优先丁澄一步,如愿成为那家市级幼儿园的园长秘书,她告诉丁澄一定不能自己看低自己,要“勇于和重点院校的学生竞争,抓住每一个机会。”
令肖杉杉感动的是,学校领导也在不遗余力地为同学们争取着工作机会,甚至搬出很多已经发达的校友,“从国家领导人到学校领导人,都在为毕业生想办法,这让我们在就业的寒冬里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
同样“温暖”的还有杉杉的男友陈艾合,财大毕业的小伙子刚刚通过一家品牌律师事务所的面试,很快就可以上班,“我觉得并不是每家用人单位都那么注重出身的,个人能力还是很重要的,我就pk掉了很多名校的。”
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见习得如火如荼的丁澄依然没有忘记“广撒网”,期间又参加了两家民营企业和一家合资企业的招聘,并且有两家都进入了复试环节。
4月初,正和同学逛街的丁澄接到了见习公司的电话,正式通知她被录用了!她兴奋得有点不知所措。更加难以置信的是,那家民营企业也打来录用电话。
滨江道上,丁澄高兴得抱住同学:“你是我的福星,我的吉祥物!”在回学校的路上,她一路发呆,“心里真踏实,找到工作的感觉真幸福”。
这一个月的变化不小,李优拿到了先进个月的薪水1300元,请舍友们在“羊上树”狠吃了一顿,陈艾合也开始了自己的律师助理生涯,如果顺利明年此时他就可以获得梦寐以求的律师执照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幸运,肖杉杉就还和很多同学一样在为工作四处奔波。5月1日就将是她23岁的生日,男朋友问她想要什么礼物,她几乎不假思索地说:“送我一份工作!”
“六招”提升杀伤力
普通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面对林林总总的招聘单位,和来势汹汹的名校的才子才女们之时,应该如何保持自己的“良好形象”和“杀伤力”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姚莉老师给出的一些建议吧。
首先,要摆正心态。不要觉得自己高高在上,天之骄子,也不要认为自己“先天不足”,看到名校的竞争对手就先在心里发憷。要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四年大学生活已经让自己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储备,肯定能有发挥自己才华的地方。
其次,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招聘会。毕竟有些招聘会是有“猎头”性质的,更多的是面向社会求职人员,还有一些招聘会直接指向“海归”、“硕博”,因此如果应届毕业生即使投了简历,也会因为不符合条件,而被用人单位退回,同时还会导致自己信心受挫。
第三,可以适度选择网上在线招聘,但向用人单位提问一定要简明、扼要,回答问题要突出个人特点和优势,比如英语通过了多少级,专业成绩拿到多少分,获得过什么奖项等等,这些都可以将对方的注意力引导自己的专业水平上,而相对忽视院校背景,可以适度表现出自己不足,请对方调教指正,这样会显得自己非常诚恳谦虚。
第四,求职过程中切忌“临时抱佛脚”,相对名校毕业生而言,普通高校的学生就更加要在这上面下工夫,预先做好求职准备。不能总是到参加招聘会时才开始制作简历、连面试的“行头”也要东拼西凑,给人“不够沉稳”的感觉。要根据自己的求职意向制作几份具有针对性的简历,并事先了解心仪的招聘企业,才能在现场与企业形成良好的互动,而不是简单地随便派发简历。
第五,一定要给自己准确的定位。缺乏定位、没有主见,很容易从众行事,在找工作时自然处处碰壁。
第六,放下“架子”,主动沟通。虽然参加了多场专场招聘会,网投了上百份简历,但是接到面试电话寥寥无几,这是很多普通高校毕业生当前的最大求职“困境”。求职者可依靠招聘网站的自荐平台进行“人才自荐”,主动展示自己,或者在情况允许的时候,到心仪的公司毛遂自荐,而不是被动等待。
重点高校学子的求职故事
不骄傲不放松
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大学生怎样寻找先进份工作?在某些学生绝望地提出了“零薪酬”就业时,也有很多毕业生已经成功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当走下象牙塔的天之骄子们面对着人生的先进次被拒绝,是偃旗息鼓还是愈战愈勇,近日新报记者采访了两位成功求职的重点高校学子,听他们讲述“求职向前冲”的青春故事。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范天娇的老家在黑龙江,四年前从-20℃的东北顺利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是范天娇先进次离家,而在2009年正式得到中国银行深圳分行的offer,标志着范天娇漂亮地完成了她人生的第二次迁徙。范天娇说,虽然老家的父母至今还因女儿离自己越来越远而心疼,但她还是安慰家人说:“从天津到东北要坐一夜火车,而从深圳到黑龙江只要飞几个小时就到了!”
2008年10月,当求职恐惧弥漫在天津各个校园里的时候,范天娇加入了学校大四毕业生自发组织的“应聘团队”,一时间,同学间的无私友情和“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的口号抚慰着每一个求职碰壁的心灵,也令范天娇备受鼓舞。
为了发挥“团队作战”的优势,同学们通过求职qq群和校园bbs交流,每人都将想投哪个单位和求职时的过程和趣事详细列出,甚至会列出成功“简历模板”、“网投宝典”等实用小文章。“团队中的人不会想到自私地给自己留一手,我们不需要这样!”范天娇笑着说,其实同学间在应聘时形成竞争的概率是很小的,如果有足够的自信,就会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热心地与他人分享,让更多的人受益。
为了应聘,范天娇也下了很大的本钱,拿出一个多月的伙食费咬牙买了一身套装,但就是这套打了五折还要700元的黑色衣裤,给范天娇的求职路增加了许多帮助。
俗话说:“佛要金装,人要衣装。”一个女性漂亮的仪表,增强自信的同时,也让招聘单位觉得自己非常重视此次应聘机会。范天娇说,自己特意选套装上衣只有一粒扣子的款式,这样既显得正式得体又不失年轻人的青春活力,再配上白色衬衣和黑色鞋子,就成为她战无不胜的“应聘铠甲”。
虽然很多同学也认为花钱买面试的衣服以后没机会再穿比较吃亏,但范天娇说,她看到过很多公司hr的评分表上有很大比重的形象分,所以她认为置装费在应聘中是不能省的,但作为学生也不需要刻意追求品牌和化很浓的妆。
在“群殴”中让思维飞转
“限男生”,“限本地户口”,而且托关系走门路的“潜规则”时有发生。“还好!”范天娇简单地用两个字一带而过所有的辛苦。
从2008年最后的两个月,200封“网投”寄出后,学校组织的“宣讲会”和北京各大“招聘会”,范天娇几乎每场必到。很多的日子里,天蒙蒙亮起床,简单洗漱后出门,背着装满简历的提包,为了梦想匆匆赶路。
“那段时间很充实!”范天娇记得,只要在网上看到北京招聘会的通知,她几乎都要跑一次北京,为了节约应聘成本,京津高铁舍不得坐,经常是早晨9点坐上一趟天津开北京的慢车,中午到北京后转乘地铁,再倒一个小时的公交车,在下午两点前才能到现场,饭顾不上吃就赶快参加应聘。
有时太晚了或是转天北京还有别的招聘会,范天娇只能住在北京,靠北京的同学帮助联系校内招待所,花二三十块钱解决住宿。“年轻人身体好,没那么娇贵!”说起当时的种种不容易,范天娇笑着说。
范天娇说,在面试之前,首先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自己的长处在哪里?优势在哪里?并且把这些思索整理成文字好好记住。因为一般来说外企面试中最经常碰到的题目就是:“介绍一下你的优点吧。”当你把简单的问题熟记于心之后,就要开始找一些高深的企业题目来做一做,尤其是案例分析和“群殴”(小组讨论出方案)的题目。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中说:“一人之辩,强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重于百万之师。”机智聪慧的范天娇在“群殴”中保持着战无不胜的记录。
“因为‘群殴’的条件在学校很难有机会模拟到,所以自己要学会怎样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的信息,让思维迅速转起来!”
找工作是个“技术活儿”
沾了山东兖州的家乡实行8年义务教育的光,南开大学会计系硕士专业毕业的魏凯刚满22岁。目前已成功被中国商务部录取后的魏凯总结说,找工作是个“技术活儿”。
说归说,魏凯的勤奋也是有目共睹的,这从他虽然只有一页却无比精彩的简历上就可见一斑。
从2003年9月入学以来,平均成绩为85.7分,33人的班级排名第二,以优异成绩保送本专业硕士学位,并获得中国注册会计师(cpa)考试全科合格证书,英语六级考试和国际交流英语测评高分胜出。
当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必定带来丰硕的收获。魏凯记得,为了考下全国平均通过率只有5%的会计职业资格证,他从大一开始就为与之对应的5门单科考试做准备,每当临考前的两个月,他几乎每天上自习的时间都会超过10-12个小时,事实也证明这个会计界公认的证书,给他的应聘之路增了不少分。
魏凯印象最深的一次应聘,是应聘宝洁公司,需要在网络上完成一系列的考核流程,由于学校里的网络状态不好,他和同宿舍的同学一直熬夜等到凌晨三点,直到网络状态比较好的时候,才开始做网上测试题,两人一直忙到早晨六点才完成。虽然宝洁公司在先进次面试中就把自己拒绝了,但这次经验在魏凯看来却是受益匪浅。
从“草木皆兵”的最初心态到最后顺利拿到了6家品牌企业的offer,魏凯说,他的期望值在不停地变化,但并没有“自降身价”。
“北京工作的起薪是5000元以上,这是我的心理价位。”拥有硕士学历且通过注会的魏凯最初向往外资企业的自由和无限成长空间,但由于经济危机又转向投国有企业,而且曾经他还想转行做金融,并凭借平时积累的金融知识拿到了一家金融企业的offer。
“来学校办宣讲会的企业都有明确的用人意向,所以我觉得宣讲会是找工作较好的机会!”魏凯记得,学校每次办宣讲会,他都会参加,在宣讲会中了解企业文化,积累知识,可以让自己有的放矢地有聊的内容。面对主考官的提问,魏凯认为,回答问题的态度一定要谦虚,毕竟就算在大学时成绩如何先进,在专业人士看来,没有实践经验的自己依然很“小儿科”。
眼睛往下看就业有空间
刮痧保健
大学生和中年“大姐”抢岗位
上周日,本来是针对中年女性的一次刮痧技能培训,却“招”来了五六十位大学生。为了满足大学生们的需求,培训机构也准备增加几次面向大学生的免费培训,在近期准备先培训170名应往届大学生。来自中医药大学的小李就说:“我们找工作遇到了不少困难,求职的花销也很大。现在,我们有了一些经验,就是少去招聘会,多去听就业和创业培训课,可以学到一些技能,甚至可以找到一些就业的机会。”
目前,妇联创业中心、家庭服务中心、手工编织协会等都建成“女大学生创业实习基地”,这些以前都是为中年女性提供就业岗位和创业服务的机构,开始为更多的女大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与平台。
婚庆主持:
这是一种职业不是贫嘴
天津“盛产”婚庆主持人,近年来,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开始异军突起,甚至有一些大学生毕业后直接做起了专业的婚庆主持人。
23岁的谯君本来是一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本科生,去年毕业以后,在就业上一直不是很顺利。一个偶然的机会,谯君参加了天津婚庆协会举办的“婚礼主持人培训班”。经过学习、观摩,谯君也终于能走上婚礼主持的舞台了。他温文尔雅的气质,带着时尚色彩的台词,青年人特有的精气神儿,都让新人比较满意,他现在每周可以有10场左右的婚礼主持业务。
天津婚庆协会的会长潘树辉说:“婚庆是朝阳产业,婚庆主持人不再是一个耍贫嘴、凑热闹的事儿,而是一种充满了希望的职业。现在的婚庆市场也需要有知识、有品位、有创新意识的年轻人。”
“小巷总理”
忙忙碌碌充实而快乐的生活
今年,本市进行居委会换届选举、很多地方采取了“海选”的办法,大家都可以报名参加相应的考试。笔试和面试环节中,都有为数不少的大学毕业生参与,社区就业,基层工作已经被不少大学生接受。
在河西区尖山街红霞里居委会,毕业于天津外国语学院的傅圣芸已经工作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了。她是通过笔试、面试、居民投票选举等程序进入居委会工作的,承担了综合治理和文教的工作。说起工作以来的体会,她说,“小巷总理”最应该具备的条件其实就是对居民的奉献精神,而我们这一代大学生往往没有这种意识。在这个岗位上还要与人沟通,知识丰富,协调关系,这都是非常有用的能力。
Copyright © 约聘网 陕ICP备20011932号-6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慧忠里洛克时代B栋15A07室 EMAIL:1831288186@qq.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