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400-606-555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职场故事

寒冬求职拿什么来温暖

来源:约聘网 时间:2015-05-01 作者:约聘网 浏览量:

  大学生就业压力本来就不小,如今加上金融危机这一严霜,就业似乎进入隆冬,15日发布的2009年《社会蓝皮书》预计年底将有150万人难以找到工作。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要转变就业观念”一直是各方专家口中的谆谆告诫。而现实也是毕业学子的就业观念确实转变了,只要能找到工作,就算没有薪酬也行,也不乏应聘从事诸如养猪、保安一类工作的学生,举动有多反常,现实就有多无奈。但是,只要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只要毕业生都愿意放下身段从保安、清洁工做起,寒冬就能挺过去了吗?
  
  在这个寒冬,对于刚走出校园、涉世不深的年轻学子来说,靠自己想办法取暖是迎不来春天的,就业难的根本原因不在金融危机,不在于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是否转变,也不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太多,据联合国的统计数字,中国每万人大学生数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只有发达国家的10%。这其中更多的是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本身的问题。一方面,行政和事业单位基本上是能进不能出,无法吐故纳新,择优汰劣。另一方面,我国企业、工厂大多是简单加工的发展模式,只需要少量维持生产的技术白领和大量工人,因此就出现了作为未来技术人才的大学生只能和职高生、农民工处于同样的竞争线上的现象。而高校专业设置不是以市场需求为指导,而是以开设专业的成本收益率为导向。这种错位也使得大量毕业生无处安放。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供需矛盾、专业结构矛盾,那么明年、后年就还是就业寒冬。
  
  要解决这些矛盾不是易事,就目前这个寒冬来说,毕业生们需要温暖,这种温暖不仅仅来源于自身,更应来源于政府、高校、企业。政府需要完善就业服务系统,条件允许的话,可以为暂时失业的学子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这在国外都是有先例的。高校需要疏通就业通道,多为学生提供走出去的机会,企业多一点社会责任感,多提供岗位,而不是趁火打劫、打出什么年薪十万招聘淘粪工的具有幽默意味的广告。
  
  长远来看,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还是需要大学生。我们可以说大学生不一定都能成为栋梁,但将来每一个成为栋梁的人很难不再是大学生。因此调整经济结构、解决供需矛盾、完善就业保障机制这些举措,不仅是温暖学子,也是温暖整个社会和国家。




注:本文由约聘网职位分析师整理,转载请注明来自约聘网www.51yuepin.com;关于本文中提到的相关职位招聘和求职信息,请到【找工作】进行搜索查看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 约聘网 陕ICP备20011932号-6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慧忠里洛克时代B栋15A07室 EMAIL:1831288186@qq.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