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朋友,毕业后一直在银行工作,规规矩矩,现在也做到了中层,年薪税后30万人民币,在北京买了四环的小房子。很多北漂都很羡慕,但他说自己却很焦虑,他说:现在要非常谨慎地花钱过日子。
他还说,好些朋友做了公司,前些年邀请他入伙,但他觉得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份稳定的收入,不敢放弃。现在,看到当年不如自己的人现在赚了好多钱,也看到一些所谓的精英,一直苦苦挣扎在融B轮的路上。
而他这份薪水,越来越觉得鸡肋,吃不饱也饿不死,就像每天的生活一样没劲。
工资收入,这个大多数人传统的收入模式,在这一轮互联网经济的浪潮中,正变得越来越尴尬。
没有薪水,你靠什么生存?
传统工资的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合当今的新商业,尤其是互联网。工资的增长模式是线性的,而互联网的增长模式是指数型的。
工资收入模式的前提是,一个人是相对静态和稳定的,工资收入的增长是随着这个人专业度和经验丰富成正比的,是随着时间的线性增长的。
所以,工资存在合理性的前提是,这个公司是稳定的架构。
你现在创业做一个公司,很少会做十年规划,做个三年规划就不错了。因为一方面,现代商业公司寿命越来越短,这不一定是坏事。另一方面,一家公司的迭代速度非常快。
互联网最大的作用是在于产生了人与人更低成本的连接,更高沟通的效率,更高频的合作交易。说白了就是增大了个体的链接力和影响力,和未来不可预测的想象空间。
所以工资模式其实并不太适合互联网商业,因为又慢又没想象力。
中国已经进入一个资本回报率增速高于劳动回报率增速的时代。
在一线城市,如果你仅仅靠工资收入,一般都买不起房子,因为工资涨幅跟不上房价涨幅。
我身边好多人工作了五六年,收入好像增长了,但和房价、物价,和自己不断增长的物质、精神、消费欲望比起来,反而更不满足。
富足的人,更多是前几年拥抱了资产泡沫的那群人,因为从M2的指数来看,资产的增长一般都会超过工资的增长幅度。不像美国,这十年的物价指数基本没怎么涨,房价也没有升太多。所以,十年前的10万美元年薪,和现在的10万美元年薪,日子过得差不多。
普通人和财务自由有关吗?
某些行业的工资收入,不仅鸡肋,甚至还是陷阱。因为高收入有两个特点,先进个是高风险,另一个是稀缺性。
工资收入对应的是低风险,意味着旱涝保收,但现实是,现在这个时代一个人因为不敢冒险,反而职场风险指数越来越高。
当身边都是翻起的海浪,一艘平静的船,说这艘船稳定,就是个笑话;你能做的,就是不断调整船的姿势,和海浪同频共振,就是动态平衡。
如果一个人领的是工资,但是所处的行业,让你越来越动荡,变得更容易被替代。那这个工资收入,不仅不是保障,而是职场陷阱了。
——
还有一些这样的人,在四线城市政府机关领导一把手的秘书,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有不错的仕途,但他现在也很焦虑。
他说和一线城市的朋友聊天,虽然大家都很羡慕他貌似人生赢家的日子。但是……
“我有时候会听不太懂他们讲的一些互联网的东西,我觉得自己的知识结构很闭塞,感觉自己落后于这个时代了。”“这种感觉,不想就会麻木,想起就会觉得恐怖。”
互联网带给我们这代人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也有被淘汰的可能。
在挑选一份工作和规划职场路径的时候,工资考量的比例,可能越来越不重要。应该多想想如何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变得稀缺,变得有话语权;如何抓住周期越来越短的机遇,抓住一次人生的资产泡沫,哪怕只有一次,完成原始财富的积累。
还在体制内的人,要时刻保持离开体制的能力;还在领工资的人,要时刻警惕,你的价值,可能一直被工资低估了。
当个人和组织的关系变得不再高度依附,当一个人就可以活成一家公司完成和世界的最短连接;而工资,作为个人和组织中间的交易载体,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因为雇佣制会退出舞台,合伙制将会成为主流。
Copyright © 约聘网 陕ICP备20011932号-6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慧忠里洛克时代B栋15A07室 EMAIL:1831288186@qq.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