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南充女子带公公改嫁 与现任丈夫细心照顾其19年 四川新闻网南充7月24日讯丈夫去世,妻子承担起整个家庭重任。然而妻子不忘孝心,改嫁后又将公公带在身边,这一带就是19年,在这19年时间里,儿媳不仅细心照顾,而且还与现任丈夫建起一个为人称道的“模范家庭”。 她,就是陈文珍,一
南充女子带公公改嫁 与现任丈夫细心照顾其19年 四川新闻网南充7月24日讯丈夫去世,妻子承担起整个家庭重任。然而妻子不忘孝心,改嫁后又将公公带在身边,这一带就是19年,在这19年时间里,儿媳不仅细心照顾,而且还与现任丈夫建起一个为人称道的“模范家庭”。 她,就是陈文珍,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这19年来,身为一个儿媳,是如何把这份孝心做得这么尽善尽美?又是什么信念支撑着她一直坚持到今天?7月19日,四川新闻网记者来到南部县河东镇,见到了这位被当地村民称为孝顺儿媳的“中国好儿媳”。 初婚时家人不同意见人好陈文珍便嫁了 陈文珍,南部县河东镇北登观村一位普通村民,现年49岁。1986年10月,经人介绍,陈文珍认识了同村小伙黄绍华。这一年,陈文珍刚好28岁,正值青春待嫁之时。 “当时家人并不同意这门婚事,说黄绍华家里穷,嫁过去后,要吃很多苦,日子也会很难过。”提及当年的婚事,陈文珍并没有后悔。陈文珍说,当时也没想太多,就觉得黄绍华是一个老实人、心细、有责任感。 回忆起当年,陈文珍说话间也无意透露出这些年走过来的经历。“家里种地农忙,黄绍华都会帮着做一些沉重的体力活,挑粪、背红苕、打谷子、插秧……样样都来,要是我去他还会埋怨我。”陈文珍说,累了休息的时候,黄绍华还会提前准备一壶水,用盖子盛水给她喝。想起当年的浪漫,陈文珍眼角有点湿润。 虽然家里穷,但黄绍华为本身所做的一切,陈文珍都看在眼里。渐渐地,黄绍华的举动打动了她,也感动了她的家人。1986年12月,陈文珍与黄绍华结为了夫妻。 丈夫外出务工遇难承诺将公公养老送终 婚后第二年,便生下了女儿敏敏。有了女儿之后,生活压力也随之而来。为了赚钱养家,丈夫黄绍华便跟同村人远去新疆打工,陈文珍本身就在家里务农,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1995年9月的一天,老乡突然传回消息说,丈夫黄绍华出车祸去世了。“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整个人直接瘫坐在邮局门口,脑子一片空白。”陈文珍说,丈夫黄绍华去世,她没敢把消息直接告诉公公黄国财,而是与娘家人一起,前往新疆处理丈夫的后事。 从新疆回来后,陈文珍将丈夫黄绍华去世的消息告诉公公黄国财。“我公公当过兵,是军人又不善于把情感表露出来,只是看见他经常一个人出去,话也不说。”陈文珍说,看着老人面容一天天憔悴,虽然嘴上没说,但心里十分心疼。丈夫去世前,公公黄国财每天从外面回来,都会问问家里的情况。丈夫去世后,话也很少说了。 毕竟只有一个儿子等着养老,现在人没了,心里肯定难过。一天,陈文珍走到公公面前说,“我丈夫虽然去世了,但我还是你的儿媳,再苦再难也都会把女儿敏敏抚养长大,为你养老送终。” 这一说,时间是在1995年! 面对周围人质疑未动丈夫死亡赔偿金一分 眼见儿媳嫁到本身家里,不仅没有享到福,反而任劳任怨地照顾这个家。作为公公的黄国财,心里很是愧疚。于是,黄国财便拖着年迈的身子帮陈文珍挑水、担粪、浇菜,但陈文珍害怕老人摔倒,每次都将公公劝回了家。 “公公那个时候都是70多岁的人了,让一个老人挑水担粪,会让别人说闲话。”就这样,陈文珍每天早上6点多,天还没亮就早早起床,为老人、孩子准备当天的早饭。吃完饭后,本身便扛起锄头下地里干活去了,回家后便又喂养鸡鸭。
Copyright © 约聘网 陕ICP备20011932号-6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慧忠里洛克时代B栋15A07室 EMAIL:1831288186@qq.com
Powered by PHPYun.